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近期访华引发全球对中美关系的广泛关注。关键矿产作为大国竞争的新前线,对中美关系能否稳下来、好起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中国控制着对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矿产全球生产量的60%,牢牢掌控着稀土的开采和加工,为使读者了解美国对此怎么看?正在采取什么措施?可能制定怎样的长期策略?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组织力量对西方媒体和智库近期发布的报告进行了梳理,遴选2份编译后在《国外地质调查管理》内刊上进行了报道。
《关键矿产在中美竞争中占据核心地位》是行业媒体MINIG.COM发布的评论文章。介绍美国正在利用《通胀削减法案》联手盟友通过贸易手段将中国和俄罗斯排除在关键矿产供应链之外的最新动向,且其盟友正在增加(3月底与日本签署协议,即将与欧盟达成协议,印尼正考虑加入)。此外,由于2010年钓鱼岛事件后中国曾暂停向日本出口稀土,美国引以为鉴一直在采取行动加强国内稀土供应链,去年中国在全球稀土生产中的份额已从十年前的约90%降至约70%。
《中国的稀土主导地位对美国意味着什么》是莱斯大学贝克公共政策研究所基于长期跟踪和数据统计,为美国政府制定稀土政策提供的专题报告。报告概述了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如何应用税收优惠政策、生产和出口管制、整合企业等措施来重组稀土行业的,分析了2014年世贸组织裁定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违规后中国是如何构建面向国内的政策的,报告对中国稀土集团的整合成立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剖析了集团的股权结构、管理层结构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报告还研判了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以及中国切断稀土供应的可能性,最后基于美国多年来付诸的行动和对此的政策回应,从联合盟友、研发关键工艺、采取税收优惠、征收关税、部分非国防用途稀土放弃与中国脱钩等方面提出了系列政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