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相比于美国、日本、中国、印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欧洲在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开发,尤其是试采和促进天然气水合物产业化进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其利用技术、装备等的研发优势积极参与了全球范围内的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和应用工作。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编写完成的《欧洲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技术研发现状及未来展望》专题情报研究报告,系统全面梳理了欧洲相关学术、产业机构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生产、监测几个重要方面的技术方法装备研发和应用进展,以下几点值得我国的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工作借鉴参考:
一是天然气水合物成藏过程的建模对模拟软件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建议将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个独立的物理相态予以考虑。
二是地球物理调查是获得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游离气分布和相关运移通道横向成像的关键技术。其中,地震方法和海洋可控源电磁方法是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调查和评价的主要方法,两种方法所获数据的联合解释大大提高了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评价结果的可靠性。
三是钻井过程本身仅仅作为井筒最终建造的一部分,既可以用于天然气水合物勘探,也可以用于天然气水合物生产。油气行业最先进的钻井方法包括旋转钻井、连续油管钻井、喷射钻井和套管钻井。这些钻井方法均可以用于钻直井或定向井。根据天然气水合物的独有特性,应注意井筒与地层之间的密封问题、地层稳定性问题、水平井应力机制与传统页岩油气水平井的可能不同等。
四是用于识别和量化天然气水合物的最常用测井技术包括电阻率、声波、电阻率成像测井。其他也在使用的测井技术还包括电磁、核磁共振、孔隙度、密度和自然伽马射线测井等。最常用的测井方式包括随钻测井、随钻测量、电缆测井等,其中随钻测井在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上已得到广泛使用,其特点包括在钻井过程中可直接测量物理特性,以避免钻井和取心可能导致的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实现钻孔全覆盖,如用于成像和裂缝检测;获取取心前天然气水合物分布的信息,以优化取心和其他井下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