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主题教育调查研究方案中明确的重点任务调研工作安排,近日地学文献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唐承敏带领调研组,分别赴上海图书馆和上海交通大学开展调研交流,积极探寻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下地质知识智能化技术策略、方法与应用。
在上海图书馆,调研组参观了上海图书馆东馆自助借还与馆藏设施、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驾驶舱、家谱与地方文献数字化展区、馆藏精品馆等智慧服务空间,分别与该馆阅读推广、数字人文、系统网络、咨询服务等部门人员进行现场交流。调研组与刘炜副馆长及系统网络中心团队进行了深入座谈,就大语言模型技术革新背景下,图书馆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刘炜副馆长认为地质领域应该建立自己的行业大语言模型,为一线工作者提供高质量有启发精准化的知识服务。双方均认为图书馆机构应该充分发挥前期积累形成的高质量语料数据优势,结合本职业务需要,积极迎接新技术挑战,创造服务产品并持续迭代,充分体现图书馆机构的新时代价值。双方一致同意在智慧图书馆服务平台生态共建和学术交流等方面加强沟通和协作。
在上海图书馆与刘炜副馆长及系统网络中心团队进行座谈
参观上海图书馆东馆阅读推广空间
在上海交通大学,调研组与王新兵团队围绕地学知识图谱构建技术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调研组介绍了开启建设地质领域知识服务体系的考虑,听取了该团队DDE Scholar、DeepShovel、数据巡航、地学知识图谱与地学大语言模型K2、表格数据融合等产品成果和关键技术的介绍,双方就科学问题的解决路径、具体技术细节、可能的应用场景等进行了深入研讨,研讨现场气氛热烈。双方一致同意加强沟通联系,推动上交大技术创新成果与地质行业知识服务需求之间的结合,共同谋划为地质行业一线应用。座谈会前,调研组还观摩了上海交通大学智能物联网研究中心。
在上海交通大学与王新兵团队进行座谈交流
参观上海交通大学智能物联网研究中心
此次调研是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革新背景下启动建设地质领域知识服务体系工作的重要学习之旅,启发之旅;更是贯彻主题教育将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有机结合、一体推进要求的具体举措,将为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建设地质知识服务体系提供重要借鉴。
中国地质调查局总工室信息处有关同志、地学文献中心副总工及中心有关处室人员参加调研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