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文献中心编译报道全球关键矿产的市场回顾和供需展望

来源:地调局地学文献中心 作者:赵相宽 发布时间:2024-08-23

为充分发挥文献情报对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服务支撑作用,近期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聚焦铜、锂、镍、钴、石墨、稀土等与能源转型密切相关的关键矿产,回顾了这些关键矿产在2023年至2024上半年期间的市场表现、展望了在采矿和精炼领域的短、中、长期需求和供应。相关材料共5万余字,在地学文献中心主办的内参《国外地质调查管理》上,分《市场回顾篇》和《供需展望篇》两期进行了专题报道。 

相关材料从国际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全球关键矿产展望2024》中摘译。据了解,该报告是国际能源署为了支撑七国集团知情决策,应G7部长们的要求编撰发布的报告。 

在《市场回顾篇》中,我们摘编的内容包括铜、锂、镍、钴、石墨、稀土6种矿产在2023年至2024上半年期间的整体市场趋势和短期市场表现、生产国和消费国两个维度的政策动向、国际合作和回收环节的最新政策、清洁能源部署趋势以及关键矿产的投资趋势等。从中可以看出,过去两年关键矿产供给的增长超过了需求的增长,促成关键矿产价格大幅下跌,2023年锂的价格下跌75%以上,钴、镍和石墨的价格下跌30%~45%,当前价格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3年勘探支出增长了15%,地区增幅最大的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非洲,矿种增幅最大的是锂、铂和镍;与以往相比,供应集中度更高,如果从资产的实际所有权来看,美国和欧洲公司占据的份额最大,中国公司则控制了40%的镍和三分之一的钴;中国仍主导着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的下游和中游,同时加工了超过全球一半的锂、钴、石墨和稀土元素,但除了石墨和稀土,中国的精炼和制造主要依靠进口精矿和原料,对矿产供应的安全担忧推动中国加速在国内外投资矿业,2023年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投资了194亿美元矿业项目,非洲2027年预计投产的7个锂矿资产中5个由中国公司控股,过去三年中国公司参与了全球44%锂矿项目的并购投资,预计2024年印尼80%以上的镍产量将由中资企业供应。 

在《供需展望篇》中,我们摘编的内容包括2023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重要国家的矿业政策变化、跨国矿企的重要矿山和项目进展、颠覆性的技术创新等,与清洁能源技术部署密切相关的5种关键矿产(稀土、铜、锂、钴、镍)在采矿和精炼领域的短、中、长期需求和供应,上述矿种在全球实现能源资源安全和气候目标进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及相关启示建议。从中可以看出,能源转型在所有情景下都在持续推动矿产需求大幅增长,到2035年除了铜和锂,全球供需基本平衡,钴、镍、稀土的已规划项目如能预期投产将可满足需求,但区域间的差异极大,开采的地理集中度仍然很高,且精炼主要由中国等主导,供应链的高度集中很可能会带来重大风险。报告注意到中国正在利用钴价低迷期大量购买精炼钴建立国家储备体系。报告还提出,回收后二次利用的矿产在总消费中所占份额将显著上升,但中国因实施“绿篱”政策限制低品位铜废品等的进口,无意中限制了国内精炼,并导致此类废品在部分国家无人回收。报告还简要展望了锰和硅的供需。 

下一步,地学文献中心将聚焦全球矿业政策变化以及重点矿种的勘探开采全链条,加强情报跟踪和分析研究,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实施提供更有力的文献情报支撑。 

《全球关键矿产展望2024》市场回顾篇供需展望篇的封面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433号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咨询服务: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