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热流数据门户网站heatflow.world正式上线

来源:地调局地学文献中心 作者:姚树青 发布时间:2025-07-22

近日,德国亥姆霍兹地球科学研究中心(GFZ)与国际热流委员会(IHFC)联合推出全新的全球陆地热流数据门户网站heatflow.world,包含超过10万个热流数据点以及丰富的元数据、研究历史记录和创新的质量评分系统。该网站由亥姆霍兹地球科学研究中心联合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及众多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作为地球科学领域符合FAIR数据原则(可查找、可访问、可互操作、可重复使用)的里程碑式基础设施,为全球地热研究及相关领域提供了全面、科学且开放的热流数据资源,将有助于为了解地壳的地球动力学和构造演化提供基础认识,并为可再生地热资源的评估奠定基础。

热流数据作为少数能直接反映地球深部热结构的物理观测值,是地球动力学、地热能研究、构造地质学及古气候研究等多个学科的关键参数。其获取需要通过测量岩石的温度和热导率。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标准不统一及数据集分散等问题限制了对全球高质量、标准化热流数据的获取。 

该门户网站的上线标志着为期五年的全球热流数据评估阶段(2022-2025年)的圆满结束。该阶段汇聚了国际热流委员会全球热流数据评估项目以及由德国研究基金会(DFG)资助的世界热流数据库项目的成果,重点对分散且数字化程度不一致的全球热流数据进行系统重新评估,取得了如下重要成果:将全球热流数据库的规模扩大了一倍以上,达到10万多个条目;将引用的科学出版物的数量增至近2000篇,其中许多以前不为人知或无法访问;建立了多维度质量评估系统,可让用户根据方法可靠性、数值不确定性和干扰效应等筛选数据;显著改善了特定用例数据的选择、元数据覆盖率和完整性,为地球动力学、地热能和古气候研究的可重复性提供了有力支持。此外,通过国际合作,借助在线研讨会和专门研究资助计划,建立并扩展了结构化的评估框架。这些成果已在实际应用中显现价值,例如在德国等国家或地区的区域尺度重新评估中,研究人员发现地下蕴藏的热能可能远超此前的评估,这对科学研究和可持续能源规划意义重大。 

世界热流数据库项目已进入第二阶段(2025-2028年),仍由德国研究基金会资助,在亥姆霍兹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参与基础上,引入了不莱梅大学海洋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此阶段旨在完成全球数据评估并增强门户网站功能,具体包括:整合地下温度和热性能数据集;扩展分析和整合未发表的海洋热流数据;纳入模型推导的热约束条件;开发和整合用于不确定性量化与质量跟踪的扩展工具。这一阶段不仅将完成2019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盟(IUGG)大会上启动的全球评估工作,还将使heatflow.world成为国际热流委员会及国际地球科学界的长期核心基础设施。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433号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咨询服务: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