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与碳中和:现状与发展方向
----地学文献中心《国外地质调查管理》编译报道

来源:情报研究室 作者:贾凌霄 发布时间:2021-01-13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力争2030年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将提高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响应党中央号召,由该中心情报研究室编译报道了“地球科学与碳中和:现状与发展方向”一文,该文在《国外地质调查管理》2021年第3期进行了具体报道,文章总结了伦敦地质学会召开的2019年布莱恩·洛弗尔会议(Bryan Lovell,地球科学与能源转型)的成果,分析了地球科学和地下空间在为实现英国和国际气候变化目标而脱碳方面所可能发挥的作用,以期为我国相关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Bryan Lovell会议是在全球迫切需要减排的背景下由伦敦地质学会于2019年12123日在英国伦敦举行,全球100名地球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和决策者参加了会议,旨在为巴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会议上商定的“远低于2℃”目标提供地质解决方案。会议的主要科学主题包括:储热、压缩空气储能、水电蓄能、常规碳捕获与封存(CCS)和生物能结合碳捕获与封存(BECCS)、矿产用于能源转型、海上风力涡轮机选址、地热能以及氢经济等八个方面。会议的一般主题包括:科学政策、关于能源转型的社会科学见解、公众对地球科学服务于能源脱碳的看法以及地球科学脱碳未来的地质技能可用性等四项内容。 

为了使地球科学在脱碳方面取得进展,Bryan Lovell会议在现今地球科学界需要采取的行动方面得出如下结论:一是获得资助,以实施从成功实验或实验室项目升级到规模性试点计划;二是鼓励制定管理和许可证框架,并建立一套监管体系;三是提高对地球科学在实现脱碳方面关键作用的认识,并让社区参与各种地下技术的实地项目;四是突出关键地下资源在利用风力涡轮机和用于电气化的电池等技术实现脱碳方面的重要性;五是进行高质量、独立的环境监测,确保对项目安全的信心;六是表征地下(资源/空间)的物理和机械性质、化学过程和结构,以确定各种地下储存和基础设施项目的可行性;七是为地下的各种用途,开发和设计有效和符合成本-效益的监测技术;八是提高对地下潜在反应性流体如何流动的科学理解,因为它们与地下热能储存和地热资源特征描述等脱碳技术有关。 

                                                                       (中心要闻第7期)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网站标识码bm16000002  京ICP备202004456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433号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咨询服务: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