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主办的《国外地质调查管理》刊物第10期报道了欧洲环境署和欧洲地球之友发布的报告——《“绿色采矿”是一个神话:减少欧盟资源消费量的理由》,该报告呼吁欧盟以绿色转型为契机,为实现气候中和、解决环境危机,欧盟必须减少65% 的物质足迹。
1.全球和欧盟消费量——超越可持续性和公正的限制
几十年来,欧盟材料消费量一直在增长,在2008年经济危机后有所下降,此后一直保持相对稳定,但人均14.5吨的物质足迹仍远高于人均12.1吨的全球平均水平,远高于可持续和公正的消费水平。
2.金属开采对人类和地球的有害影响
金属提取和加工与严重和重大的环境影响有关,包括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毒性影响。采矿业是全球产生废物最多的行业。就在十多年前,欧洲被认为是世界上尾矿坝事故数量第二高的地区,仅次于亚洲。在欧盟,尽管有《自然指令》,但Natura2000地区仍允许采矿,这些法律旨在保护的81%的栖息地和63%的物种目前处于“不利”保护状态。如果不发生剧烈变化,预计到2060年,关键矿产的开采和加工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将至少翻一番。
3.服务于绿色和数字化转型的矿业
大型矿业公司和政府正在推广“绿色矿业”理念。通过利用绿色转型需要某些金属和矿产这一事实,它们有效地对金属采矿业进行了漂绿。铜、铁和铝等金属绝大多数用于建筑和其他行业,如破坏性的军事行业。此外,据估计,2018年,与初级金属和矿产生产相关的碳排放量约占全球能源相关排放总量的10%,这使得业界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说法更加站不住脚。
4.欧洲绿色新政
2019年底,欧盟委员会发布了《欧洲绿色新政》,该行动计划概述了未来几年将推出的气候和环境政策和举措。它是2019~2024年欧盟委员会的核心项目之一,被称为欧盟的“新增长战略”。这意味着它建立在一个破坏性的、不合逻辑的观点上,即我们可以创造经济增长,同时以类似的模式(过度)消费,并做到“绿色”。换句话说,简单地用同一模式的绿色版本取代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工业文明。缺乏对欧盟过度消耗以及欧盟在全球不公正的生产和分配关系的批判性分析和行动。
5.欧盟政策建议
(1)制定减少资源绝对消费量的目标和计划,包括到2050年将欧盟物质足迹减少65%的约束性目标;
(2)资源民主,资源被视为公共物品;
(3)后增长政策,收缩具有生态破坏性且几乎没有社会效益的经济活动部门,并保持或扩展满足所有人基本需求和福祉的部门;
(4)循环型社会,包括设计体现“充分性和效率”原则的长期基础设施和产品;
(5)让行业承担责任,包括通过强制性的欧盟尽职调查立法和授予社区对采矿项目说不的真正权利;
(6)阻止破坏性环境影响,包括Natura 2000和其他保护区应作为采掘业的“禁区”予以严格保护;
(7)结束经济和资源剥削,包括约束公正的贸易和投资规则。
(地学文献中心要闻第27期)